为了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和实验室中所学延伸到书本外,将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专业能力和学农爱农的专业自豪感,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计划“i数智 i奶牛 i未来”实践团队暑期深入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两河村的北京鼎晟誉玖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场)开展社会实践。

服务乡村振兴进行时|“i数智 i奶牛 i未来”实践团赴密云区河南寨镇开展实践活动-农科云

精心筹备  确定调研目标

近年来,北京地区奶牛单产稳步升高,但受资源环境、政策、成本等因素影响,奶牛场数量持续减少。北京地区形成了以顺义、通州、大兴和房山等区(县)为主的京南奶牛产业带和以延庆、密云和怀柔等区(县)为主的京北奶牛产业带,保证北京市牛奶质量安全和稳定供应。此次活动的目的地是北京鼎晟誉玖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场),该场建于2004年,占地约230亩,存栏约2000头,日产奶量约26吨。自2005年以来,每月坚持做牛群改良计划(DHI)检测,但不能有效利用DHI数据,目前牧场存在产奶量低、乳房炎发病率高的问题。

由北京农学院郭凯军教授带队的“i数智 i奶牛 i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入选2022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出发前实践团就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走访、服务和宣传计划,尤其是对目前牧场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了解,为做好本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希望通过社会实践让同学们接触生产一线,也希望通过对牧场实地考察和走访,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为牧场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团队负责人郭凯军表示。

精细调研  了解牧场优势和不足

在牧场后,同学们了解到,该牧场有1946头牛,其中938头泌乳牛,为了达到环保要求,牧场流转了800亩土地用于粪污消纳和种植饲料作物。

服务乡村振兴进行时|“i数智 i奶牛 i未来”实践团赴密云区河南寨镇开展实践活动-农科云

换上防护服的实践团全体成员进入牧场参观了奶牛圈舍、饲料车间、粪污处理车间、挤奶舍等。在场内基本上看不到蚊蝇,闻不到粪味。王场长介绍道:“牧场采用干湿分离技术处理粪便,分离出的固体发酵后可以用作畜床、运动场垫料,既环保又舒适,液体部分可以用作周边农田的肥料,充分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奶牧场既解决了部分农民就业问题,又为农民提供有机肥。目前根据北京市政策,牧场对奶牛运动场也做了调整,减少了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了解牧场优点的同时,实践团也发现了不足之处。牧场管理中依然沿袭一些老旧的方式,比如牛只分群不合理,没有按照低中高三个牛奶产量进行合理分群,因此导致低产牛过胖、浪费饲料增加成本等问题。

“通过近距离接触,我们深入了解了牧场的优势和不足。”一位实践团同学表示,“特别是对粪污干湿分离和固体粪便发酵处理的方法让让人印象深刻。”

精准施策  助力牧场提升效益

结合此次活动开始前对牧场的了解,实践团针对现场调研发现的问题与牧场进行了反馈。

为了实现精准服务,实践团成员与牧场资料员多次沟通,取得牛只信息、DHI检测数据、奶牛繁殖事件等信息,通过采集、分析DHI数据帮助牧场解决自身问题,提升经济效益。依据牧场饲料原料和日粮现状,提出了合理的日粮配方,针对不同群组的奶牛建议精准投喂。

服务乡村振兴进行时|“i数智 i奶牛 i未来”实践团赴密云区河南寨镇开展实践活动-农科云

实践团还利用团队开发的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分析该牧场奶牛生产性能,形成分析报告。与牧场技术人员共享分析结果,指出牧场不足,为牧场发展提出意见。另外通过建立乳房炎预测模型,尽早预警奶牛乳房炎风险高的牛只,尽早发现、尽早防治,提高牛奶质量安全。

实践团同学们表示:“走进奶牛生产一线,切实了解牧场困难,在老师的带领下,帮助牧场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成就感。今后将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为推进北京奶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